「元気【げんき】」、「気持【きもち】」、「気分【きぶん】」...與「氣」有關的日語詞彙已經氾濫到就連台灣街頭巷尾隨意繞個兩圈都會不小心看到的程度,為了弄張日檢證書竟需要搞懂這麼多的「氣」,真是令人想到都「生氣」。話雖如此,將「氣」這項概念傳入日本的始作俑者,其實還是咱們「古代中國」的老祖先們,從戰國時代末期的老莊、儒家思想,到南宋的朱子學等害我們「國學常識」背到靠腰的思想體系當中,隨處可見與「氣」相關的理論。在這麼多莫名其妙的「氣」裡面,日本人只要步出家門就有義務小心留意的,非「気を遣う【きをつかう】」莫屬了。到底這個「氣」有什麼重要性呢?
=====================================================================================
⋆⋆⋆⋆⋆⋆⋆⋆⋆⋆⋆⋆⋆⋆⋆⋆⋆⋆⋆⋆⋆⋆⋆⋆⋆⋆⋆⋆⋆⋆⋆⋆⋆⋆⋆⋆⋆⋆⋆⋆⋆⋆⋆⋆⋆⋆⋆⋆⋆⋆⋆⋆⋆⋆⋆⋆⋆⋆⋆⋆⋆⋆⋆⋆⋆⋆⋆⋆⋆⋆⋆⋆⋆⋆⋆⋆⋆⋆⋆⋆⋆⋆⋆⋆⋆⋆⋆⋆⋆⋆⋆
「気を遣う」這組超高人氣的動詞片語,意味的是「為阻止他人產生對身體有害的負面情緒,而狠操腦袋裡的CPU,努力設想取悅對方的行動」之社交邏輯。對日本人來說,周遭的人如何看待自己、自己的所作所為會為對方帶來什麼樣的心情,都是左右己身行動的重大前提,因此個人所擁有大部分的「気【き】」都必須「消耗(遣う【つかう】)」於別人舉手投足間的細微變化上。
会議の途中で丘さんのカツラが少しずれてしまったが、みんな気を遣って知らないふりをした。
(儘管會議中丘先生的假髮小歪了一下,大家仍舊貼心地假裝沒這回事。)
ピカチュウに気を遣いながら食べる豪華な料理よりも、ゼニガメと気楽に食べる食事のほうが美味しい。
(比起跟皮卡丘共享的奢華餐點,與傑尼龜一起啃的放鬆餌食較為美味。)
這類「過度為他人情緒操煩」的心智運動反映在阿本仔每天日常生活上的,就是容易造成「施予者」以及「被施予者」雙方心靈負擔的「伴手禮文化(おみやげ文化)」。
Mr.22K:「この仏経、台湾のおみやげです。どうぞ」
(這本【剛剛在素食小吃部入手的】佛經,是我們台灣的伴手禮,請不用客氣。)
Nr.22¥:「すみません、気を遣っていただいて……」
(真拍謝,讓你這麼費心......)
拚了一整年好不容易捱到個特休想放鬆一下,抵達異國之後偏偏又得苦惱要買什麼伴手禮,且22K這種鬼薪水光機票就噴掉80%的血汗儲蓄金了,只為了要滿足「気を遣う」的潛規則三餐可能就只剩下白吐司可選擇了;另一方面,沒機會出去透透氣的可憐同事們在收到這份血尿伴手禮後,也會如同上述對話「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連發後,非常「気を遣う」的請送禮人不用這麼客氣,並從隔日起節衣縮食,等有朝一日散財答謝。由此可見,「伴手禮」的應酬不只勞民傷財,甚至可能營造許多彼此雙雙困窘的局面,使用上不可不慎!!
為求博得他人好感而大量使用「氣」的結果,就是量產一堆「気疲れ【きづかれ】:精神疲勞」的日本人出來,間接使得坊間「癒し【いやし】:療癒」產業大行其道,有野心一攫千金的大大可以試著在東京開設一間「心靈窗口服務站」,既可大撈一筆,又可順道提升日檢實力喔。
除了「気を遣う」以外,其他以「氣」為原料的動詞片語仍多到讓人懶得去數,下面就公布一些隨機取樣的例子來為日檢臨陣磨槍!
気をつける:小心注意。
気をもむ:這也操心、那也煩心。
気を配る【くばる】:照顧周到。
気を回す【まわす】:想太多。
気疲れする【きづかれする】:氣用過頭累翻。
気に病む【やむ】:一直掛心煩惱。
気が置けない【おけない】:沒必要為此操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