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不知名的儒家聖賢教我們要謹守「中庸之道」,西洋的時尚教主「女神卡卡」也建議年輕人們要擁抱「老二哲學」,儘管老二不是誰都有,中庸的概念應該大家都知道。知之雖知之,知易卻行難!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行雲流水地實踐所謂「中庸」王道的,恐怕稀有度不下於「綠蠵龜」。這個時候,或許應該虛心地來跟內建「中庸空調」的日本朋友好好求教一番,究竟已經化為他們內在精神能量一部份的「人並み」原則是什麼呢?
==================================================================================
##############################################################################
日本俗諺有云:「出る杭は打たれる(比起周遭要高出一些的木樁容易被打成同樣高度)」、「高木は風に折れる(高大的樹木易遇強風而攀折)」,這兩句諺語除了說明人不保持「中庸」就可能被打、被攀折以外,同時也是日本人立身處世的最佳寫照:凡事強出頭、或行事作風過度高調的話,易招致他人反感,唯有配合周圍的步調才是安心、安全的不二法門。這段說明正是「人並み【ひとなみ】」的核心內涵。
信手拈來幾篇日本小朋友的作文偷瞧兩下:「スポーツ選手になりたい(我想當運動選手)」、「海賊王に俺はなる(老子要當海賊王)」、「オールブルーを見つけるさ(我會找到蔚藍海域的啦)」,內容雖然盡是些荒誕可笑的無稽之談,卻充滿了不畏天地的澎拜勇氣;拿同樣的題目逼迫成年人練習一下漢字,文章往往會像跳針一樣不斷出現下述字眼:
人並みの生活【せいかつ】:一般的生活
人並みの暮らし【くらし】:一般的日子
人並みの給料【きゅうりょう】:一般的薪水
人並みの能力【のうりょく】:一般的能力
人並みに幸せに暮らせればそれでいい。(跟普通人過一樣幸福的生活即可。)
僅要求、期許、或自認自己的條件只有一般水準,「謙遜」僅佔其背後原因的一小部分,主要的動機仍是在避免他人注意到個人擁有「異於常人」的條件。在他們的心理程式當中,一旦具備過度「優秀」的內涵即會遭逢他人的怨懟、忌妒;但要是某項能力素質太過低落,又會招致訕笑、不卸。
「人並み」這個程式的具體內涵大致就像這樣。公司開會時若非攸關生命絕不輕易舉手發言,就算不幸被欽點,也是「みなさんと同じ意見です(我的意見跟大家一樣)」;公司聚餐時,大頭點了夜市路邊攤隨處可見的鮮魚湯,就算自己再想喝洋蔥濃湯也得吆喝出同樣菜單。
偶爾來一記「中庸」佳作,或許對人生有不小的加分效果;若始終不肯偏離「中庸」路線,恐怕一輩子也只能「庸庸碌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