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兩大超商(コンビニ:CONVENIENCE STORE)的集點大戰為首,我們每天的食衣住行當中莫不充斥著各式各樣、有用沒用的消費送點數活動,這個現象在日本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搞得民眾明明窮到身上沒有半張鈔票卻要因為一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集點卡搞得財布(さいふ:錢包)虛胖無比。在理財作家「龜田潤一郎」的著作『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長皮夾?(稼ぐ人はなぜ、長財布を使うのか?)』當中也提到說,個人的財運就是被這些皮包中的低生產性外來常客給阻擋住了,若能養成每天去蕪存菁的習慣方能招財進寶。
「ポイ貯(ぽいちょ)」這個詞彙從外觀就可以拆解為片假名的「ポイ」以及漢字的「貯」,事實上這個直覺非常正確,其語意指的就是在點數卡(ポイントカード:point card)裡「累積(貯める:ためる)」「點數(ポイント:point)」。這個字的構造跟之前提到的「電索」一樣都是動詞在後面,唯一不同的是「電」代表的是工具,而「ポイ」代表的是被累積的點數這個受詞。以下簡單呈現兩者的差異:
電子辞書で 単語を 検索する(用電子辭典查單字。)
動作的媒介 實際承受動作的受詞 動詞
ポイントカードに ポイントを 貯める(在點數卡累積點數。)
動作執行的終點 實際承受動作的受詞 動詞
雖然同樣都是補足動詞語意的名詞,但在句子當中的重要性以及功能卻截然不同,這個部分能夠透過日文的格助詞(でにを)等功能詞彙來區別。接著就實際造個句子來看看:
彼女を喜ばせるために、死ぬほどコンビニ弁当を食べてポイ貯しています。
中譯:為了取悅太座大人,不顧性命的拚死吃超商便當來集點。
從句子當中就可以得知,「ポイ貯」的使用方法基本上就跟動詞一樣,都能夠接續「て」這個助動詞,也有過去/非過去的區別。
值得一提的是,「ポイ貯」的「ポイ」與「ポイ捨て(ぽいすて):隨手亂丟」的「ポイ」雖然在構造上有些神似,但基本上不論詞性或者語意都是完全不同的,切莫單憑第一印象率性判斷。
回過頭來想想,「集點」這個制度本身實在令人又愛又恨,原本的消費能夠因為它增進一點額外的附加價值,卻也因為它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衝動消費;就拿小弟來說,從前我對超商便當那種又貴菜色又差到連小黑都懶得看一眼的低階食品是不屑一顧的,在該死的無嘴貓出現之後道德觀就開始淪陷,甚至連難得的好友聚餐都會將地點訂在便利超商以便榨取點數,這種本末倒置的恐怖變化對我的人生產生嚴重且巨大的衝擊,直到身心都即將面臨崩潰的臨界點前,恰好一延再延的集點活動終於宣告結束,免於去腸胃科掛急診的慘痛結局。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有過這種駭人經驗呢?放下點數(給我),回頭是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