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的小木屋,住著一個小女孩,她是一個小天使,美麗又可愛;她有一個好朋友,卻是一隻小山羊,每天都在一起玩,生活真舒暢。」通常把歌詞放在文章的開頭,按照慣例大家看到第一句就應該像巴夫洛夫的寵物狗(パフロフの犬)聽到搖鈴一樣,不經大腦就能夠順勢唱完後半段才對,然而現實卻是像孫悟天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老盃孫悟空那樣,內心的OS只有「這啥鬼」?畢竟,台灣第一次播放『小天使(アルプスの少女ハイジ:阿爾卑斯山的少女)』的年代是在民國66年11月左右,不相信的話可以偷問一下正在客廳看『甄嬛傳』的老媽。
明眼人應該有發現到我為什麼要刻意帶入這部人類與山羊攜手合作對抗貧窮的溫馨故事,沒錯!你夠聰明!「戶籍登錄在阿爾卑斯山上的小女孩」叫做「海蒂(ハイジ)」,跟標題的單字只差在最後的字是片假名平假名而已。但是「ハイじ」的意思跟阿爾卑斯山一點關係都沒有,更遑論富士山、玉山、或是李茂山了,真正的語意是精力充沛到靠腰的小鬼頭,日文是由「ハイテンション」な「子(じ)」整個名詞子句省略而來。
在電視上看到這種兒童,或許能夠開心的稱呼他們是小天使,畢竟又不用自己花時間餵養,一旦他們跳出螢幕成為你我的鄰居、或甚至他就睡在家裡的孩童臥室,恐怕大家都會不自覺的變成美冴(野原みさえ)了。
雖說這些不受禮義廉恥的道德觀規範、活蹦亂跳到令人想立刻拔除他們身上電瓶的小鬼頭是一群棘手的傢伙,但相對於佩掛一副子彈也打不穿的厚切16盎司粗框大眼鏡、連點數卡都要用宅配、 身心靈彷彿被主機板的重力給束縛、走起路來就跟『陰屍路(The Walking Dead)』裡面的主要角色一樣、提早宅起來放的「數位過勞兒(かろうじ)」而言,把這群「ハイじ」稱為小天使根本一點也不為過啊!
比起『陰屍路』,我還是比較喜歡看『湯姆歷險記(トム・ソーヤーの冒険: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